得益于瘋狂創新的物聯網(IoT)解決方案,許多解決方案已經活躍并且正在迅速擴展。市政府正在利用蜂窩和低功耗廣域網(LPWAN)無線技術來連接和改良居民和訪客的基礎設施,效率,便利性和生活質量。
讓我們深入思考什么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主要由信息和通信技術(ICT)組成的框架,用于開發,部署和推進可持續發展實踐,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城市化挑戰。ICT框架的很大一部分實質上是連接對象和機器的智能網絡,這些對象和機器使用無線技術和云來傳輸數據。
基于云的物聯網應用程序實時接收,分析和管理數據,以幫助市政當局,企業和市民做出更好的決策,從而改良生活質量。市民可以使用智能手機和移動設備,以及聯網的汽車和房屋,以多種方式與智慧城市系統互動。將設備和數據與城市的物理基礎設施和服務進行配對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可持續性。借助IoT ,社區可以改良能源分配,簡化垃圾收集,減少交通擁堵甚至改良空氣質量。
智慧城市
例如,連接的交通信號燈從傳感器和汽車接收數據,以調整燈光的節奏和時間以響應實時交通,從而減少道路擁堵。聯網汽車可以與停車收費表和電動汽車(EV)充電站進行通信,并將駕駛員指引到附近的可用地點。
智能垃圾桶會自動將數據發送到廢物管理公司,并根據需要安排提貨時間,而不是按照預先計劃的時間表。市民的智能手機將成為具有數字證書的移動駕駛執照和身份證,從而簡化了對城市和地方政府服務的訪問。這些智慧城市技術共同優化了基礎設施,移動性,公共服務和公用事業。
為什么我們需要智慧城市?
城鎮化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現象。如今,全球54%的人居住在城市中,到2050年這一比例預計將達到66%1。結合總體人口增長,在未來三十年內,城市化將為城市增加 25億人口2。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須跟上這種迅速擴張的步伐,而這種迅速擴張給我們的城市資源造成了負擔。193個國家/地區于2015年9月在聯合國商定了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議程。但是我們都知道集中決策和行動可能要花時間,而且時間緊迫。
市民和地方政府當然更靈活地發起迅速的舉措,而智慧城市技術對于成功實現這些目標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