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可采用快充、慢充等方式進行充電。混合動力汽車只能采用慢充。慢充功率較低,充電時間較長,適合在長時間停駛時補電;快充功率較高,充電時間較短,適合臨時應急補電。
MORE家門口就有充電樁,但設施老舊、充電時間長、油車占位等問題逼得車主不得不舍近求遠找快充樁充電。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不斷提升,大功率快充電樁更受青睞,一批早年建設的慢充樁漸漸閑置,有的常年不用淪為擺設,有的缺乏運維處于“掉線”狀態。淘汰“僵尸樁”,普及體驗更好的大功率智能充電樁成為不少新能源車主的期盼。
MORE2020年,充電樁被列入國家七大“新基建”領域之一。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MORE得益于瘋狂創新的物聯網(IoT)解決方案,許多解決方案已經活躍并且正在迅速擴展。市政府正在利用蜂窩和低功耗廣域網(LPWAN)無線技術來連接和改良居民和訪客的基礎設施,效率,便利性和生活質量。讓我們深入思考什么是智慧城市?
MORE新能源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的電能補充裝置,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充電樁的建設在逐步的增加,根據充電樁聯盟公布的數據來看,截至今年7月全國充電樁保有量105.1萬臺,為何充電樁數量那么多但還是不夠用呢?
MORE智慧城市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智慧城市成為城市發展的創新模式。未來城市將承載越來越多的人口。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MORE智能充電是指電動車輛和充電設備共享數據連接,并且充電設備與充電操作員共享數據連接的系統。與沒有連接到云的傳統充電設備相反,智能充電使充電站所有者可以遠程監控,管理和限制其設備的使用,以優化能耗。
MORE今天,交通運輸幾乎占所有溫室氣體(GHG)排放量的30%, 好消息是乘用車正在以飛快的速度電動化。2018年,路上行駛著100萬輛電動汽車(EV),近期的研究預測到2030年,全國將部署約2000萬輛電動汽車。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的數量將超過2.5億輛。
MORE